摘要

目的 探讨不同强度电针结合肌内贴扎技术治疗中风后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complex regional pain syndrome,CRP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康复中心2020年1月—2021年3月收治的102例中风后CRP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就诊先后顺序编号分为A、B、C三组,每组34例。A组给予1 mA,2 Hz频率(低电流强度刺激)电针结合肌内贴扎技术治疗;B组给予3 mA,2 Hz频率(中电流强度刺激)电针结合肌内贴扎技术治疗;C组给予5 mA,2 Hz频率(高电流强度刺激)电针结合肌内贴扎技术治疗,均治疗4周后评估疗效。比较各组治疗前后Fugl-Meyer上肢运动功能(upper limb motor function,FMA-UE)评分、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手部肿胀程度、肩关节被动活动角度(passive range of motion,PROM)、改良Barthel指数(modified Barthel index,MBI)评分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 治疗前,三组FMA-UE评分、VAS评分、手部肿胀程度、肩关节PROM、改良Barthel指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后,三组FMA-UE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升高,A组FMA-UE评分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FMA-U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VAS评分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A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C两组,C组VAS评分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手部肿胀程度均较本组治疗前明显下降,A、C组手部肿胀程度明显低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C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肩关节PROM均明显大于本组治疗前,A组肩关节PROM均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肩关节PRO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治疗后MBI评分均明显高于本组治疗前,A组MBI评分明显高于B、C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C两组M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期间三组患者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不同强度电针结合肌内贴扎技术治疗均可改善中风后CRPS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减轻疼痛和手部肿胀程度,提高肩关节活动度,改善日常生活能力,且安全性较高;低电流强度刺激电针结合肌内贴扎技术治疗整体疗效更佳,可作为治疗该病的最优电针强度选择。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