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I、II级患者血清维生素D表达水平,初步探索其与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及肝纤维化进展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就诊于嘉兴市第一医院血吸虫病科的126例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I、II级患者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25羟维生素D3[25(OH)D3]等指标;随访观察上述患者肝纤维化进展情况,比较病情进展者和病情稳定者维生素D表达水平。结果 126例晚期血吸虫病患者中,男性72例,女性54例;年龄6280岁;肝纤维化I级58例,II级68例。肝纤维化I级和II级患者血红蛋白、白细胞计数、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纤维蛋白原含量、25(OH)D3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 0.05),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血钙、血磷、门静脉主干内径宽度值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门静脉主干内径增宽者血清中25(OH)D3表达水平低于正常组[(19.08±1.36)nmol/L vs.(25.61±6.69)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随访3年,发现73例患者肝纤维化病情进展,病情进展患者血清中维生素D表达水平低于病情稳定组[(20.00±0.81)nmol/L vs.(25.47±5.91)n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维生素D缺乏在晚期血吸虫病肝纤维化患者中较常见,其可能与患者门静脉主干内径及病情进展有关。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