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微观组织麻省理工学院为研究对象,对1998年以来不同的时间窗口进行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密度演化的特征研究,对创新网络密度与创新绩效的关系作了统计、分析,并采用MRQAP模型作进一步实证剖析。结果表明创新网络密度呈现先增加达到阈值、后缓慢下降的趋势;创新网络密度与创新绩效表现出"反C型"的特征,即密度达到阈值后,创新网络将呈现出明显冗余性,造成资源分配不合理、信息重复获取、沟通成本增加以及网络活性降低等负面效应。启示产学研合作的微观组织要科学识别并主动优化合作创新网络关系以求创新绩效最佳化。对微观组织的产学研合作创新网络如何优化、提高创新绩效具有指导意义。

  • 单位
    北京物资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