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作对高粱光合特征及物质生产的影响

作者:刘思彤; 张东娟*; 许锦; 裴大顺; 王佳旭; 韩博; 董建新; 李亚军; 滕达
来源: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23, 43(06): 52-61.
DOI:10.13842/j.cnki.issn1671-8151.202308018

摘要

[目的]为挖掘禾本科作物与豆科作物间作的潜在价值,以高粱花生间作体系为研究对象,探究高粱花生间作最佳行比,揭示相关增产机理。[方法]本研究于2021-2022年连续2年进行,以高粱辽糯11和花生锦花15为试验材料,间作行比设置4∶4、8∶4,以清种为对照,测定分析不同间作行比高粱和花生生物性状、光能利用特征、物质生产能力和产量差异。[结果]2年试验期间,高粱、花生间作种植显著改善了高粱群体性状、光合作用及物质生产能力,主要表现为株高降低、茎粗增加,单株干物质及产量的增加,年际表现相同。高粱、花生4∶4间作时,高粱农艺性状表现优异,株高降低了4.56%~6.21%,茎粗增加5.95%~11.43%;产量最高,达到11 202.34 kg·hm-2(2021)、11 790.64 kg·hm-2(2022),比清种增加32.40%和34.14%;千粒重增加3.39%~10.59%,穗粒重增加5.51%;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最高达377.59 g·株-1,比清种增加22.86%;净光合速率提高11.81%~13.35%,蒸腾速率提高18.58%~53.27%,气孔导度增加25.57%~53.96%,胞间二氧化碳浓度降低了15.30%,且高粱籽粒光能利用率提高31.25%~34.48%,生物产量光能利用率增加了22.65%(2022)。[结论]高粱花生间作行比4∶4时整体表现最佳。高粱花生间作具有较高的土地利用率,间作时高粱为优势作物,合理的间作行比改善了高粱植株冠层结构特征,提高了光合作用能力和光能利用率,为干物质积累和产量奠定了良好基础。

  • 单位
    辽宁省农业科学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