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正>5月24日,中国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发表严正声明,指出任何机构或个人许诺的所谓"包通过"、"协会内部关系催办"、"保壳服务"、"专业移除异常公示"都是骗局,都是打着这些幌子诱导和欺骗相关申请机构以获取高额中介费或服务费。而近一个月以来,《经济》记者发现,"私募壳"买卖并未消失,众多私募保壳服务仍旧活跃。为何私募"保壳"难以制止?这一现象将会给市场带来什么危害?虚假投资又该如何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