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庄子对文学的自觉和独立认识,是中国古典文论中承上启下、影响深远的一套认知体系。其中,庄子对作者的创作、读者的解读这两方面的认识,集中体现在"心斋""坐忘""得意忘言""化而为一"等观念中。而在当代西方,我们能够从以罗兰·巴特为代表的文学家、评论家身上,看到对读者和作者关系的相近解读。罗兰·巴特基于象征思维非确定性原理基础上提出的"重新写作文本"的观念,把文本看成是多元意义本身得以实现的过程,与庄子的文学观念具有一体两面,乃至一脉相承的关系。他们的理论,共同为文学学科身份的确立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为文学活动的相关具体环节提供了可操作性的建议。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