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入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疗效比较

作者:何锡志; 邹华章; 伍伟挺
来源:中国现代手术学杂志, 2015, 19(06): 443-447.
DOI:10.16260/j.cnki.1009-2188.2015.06.011

摘要

目的比较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6月2013年8月在我院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的142例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均为老年人(60101岁),其中股骨颈骨折105例,粗隆间骨折37例。按手术入路分两组,每组71例,分别采用前方入路和后外侧入路。比较两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卧床时间及Harris评分。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前方入路组皮肤切口长度短于后外侧入路组((10.2±2.3)cm vs.(15.5±3.2)cm,P=0.011),术中出血量少于后外侧入路组((142.8±23.7)ml vs.(256.5±65.3)ml,P=0.019),术后平均卧床时间短于后外侧入路组((2.1±1.5)d vs.(4.5±2.2)d,P=0.027)。而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65)。术后前方入路组患者随访68例(95.8%),平均随访(28.6±6.9)个月;后外侧入路组随访67例(94.4%),平均随访(27.2±7.6)个月。术后前方入路组Harris评分为(91.9±10.1)分,后外侧入路组为(88.5±11.6)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行X线检查评估假体位置,前方入路组和后外侧入路组臼杯位置外展分别为40.6°±14.7°和39.6°±15.9°,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6,P=0.703),内曲分别为76.8°±23.0°和54.6°±21.7°,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563,P=0.023)。结论老年髋部骨折采用前方入路行髋关节置换术是安全有效的,可以减轻手术创伤,减少出血,缩短卧床时间。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