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局部晚期宫颈癌三维近距离治疗3D打印阴道多通道个体化施源管与常规施源器剂量学差异,观察疗效及毒副反应。方法 50例初治局部晚期宫颈癌行近距离根治性放射治疗,其中25例患者行3D打印多通道施源器(3DP-ISBT组),25例患者采用传统施源管(ICBT组)。比较2组患者的HR-CTV剂量分布,评价危及器官的剂量分布、近期疗效与毒副反应。结果 3DP-ISBT、ICBT组近距离HR-CTV D90分别为(87±7)、(76±16)Gy。组间比较,3D打印多通道个体化施源管较常规施源器剂量分布更合理,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膀胱D2cc3DP-ISBT组为(81±8)Gy,ICBT组为(86±17) Gy;直肠D2cc3DP-ISBT组为(72±10) Gy,ICBT组为(79±14) Gy。组间比较,3D打印多通道个体化施源管患者放射性膀胱炎及放射性直肠炎发生率均低于常规施源器,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结论 3D打印个体化施源管与传统常规施源器行腔内放射治疗相比剂量分布更加合理,降低正常组织受量有明显优势,具有疗效好、毒副反应轻的特点。
-
单位甘肃省肿瘤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