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体质量指数(BMI)对保守治疗腰椎骨关节炎临床疗效的影响和规律。方法:回顾性分析260例腰椎骨关节炎患者,根据BMI值分为正常组(BMI值18.5 kg·m-2~<24.0 kg·m-2)、超重组(BMI值24 kg·m-2~<28 kg·m-2)、肥胖组(BMI值≥28 kg·m-2),采用腰椎三屈位牵引及中药熏蒸进行规范化保守治疗,比较患者腰部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障碍指数(ODI评分)及临床疗效,采用Sperman相关性分析方法分析腰椎骨关节炎保守治疗后腰部疼痛与腰椎功能障碍指数的关系,Mantel-Haenszelχ2检验判断BMI与保守治疗腰椎骨关节炎疗效的关系。结果:治疗后,VAS评分由低到高排序: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3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ODI评分由低到高排序:正常组<超重组<肥胖组。3组之间两两比较,正常组与超重组、肥胖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重组与肥胖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Sperman相关性分析显示,保守治疗后腰椎骨关节炎患者VAS评分、ODI评分与BMI呈明显正相关;Mantel-Haenszelχ2检验显示,BMI与保守治疗腰椎骨关节炎疗效等级间存在线性关系,保守治疗腰椎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随着BMI的增加而降低。结论:BMI与保守治疗腰椎骨关节炎患者临床疗效线性相关,BMI增加,可能会导致其预后较差。
-
单位省骨科医院; 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