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83年,美国学者戴维森在《民意季刊》上首次提出"第三人效果假说",认为在大众传播中,面对劝服性的信息,每个人都认为他人所受的影响要比自己所受的影响要大。经过30多年的发展,该理论已成为大众传播效果研究的重要领域之一。文章追溯、梳理了第三人效果研究在我国的发展脉络,通过影响第三人效果认知的相关变量、中间过程及后续行为三个部分,对相关文献进行综述和分析。研究发现:近20年来,我国第三人效果研究在数量、内容、方法上得到丰富和完善;但就研究质量和水平而言,仍然具有较大上升空间。最后,文章就我国第三人效果的未来研究提出意见和建议。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