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特性与血浆正五聚蛋白3(PTX3)、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相关性。方法将120例ACI患者根据颈动脉彩超检查结果分为不稳定斑块组(USP组,n=40)、稳定斑块组(SP组,n=42)和无斑块组(NP组,n=38)。另外选取同时期4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所有研究对象血浆PTX3、hs-CRP水平,并行颈动脉彩超检查,测量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比较各组血浆PTX3、hs-CRP水平和CIMT。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探讨血浆PTX3、hs-CRP水平与CIMT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探讨ACI发病和ACI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 USP组、SP组、NP组血浆PTX3、hs-CRP水平及CIMT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PTX3、hs-CRP水平在USP组、SP组、NP组均呈逐渐降低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血浆PTX3、hs-CRP水平与CIMT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PTX3和hs-CRP为ACI发病和ACI患者颈动脉不稳定斑块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ACI患者血浆PTX3、hs-CRP水平明显提升,且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稳定性有密切关系,因此早期监测有助于预测ACI发生。
-
单位神经内科; 深圳市龙华区中心医院; 深圳市龙华区人民医院; 中山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