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我国在发展过程中一直都十分重视对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但是目前所取得的培养成效并不理想,究其原因是没有充分发挥主体间性理论的积极作用。培养者对自身的定位过高,所开展的各项培养工作也没有充分考虑培养对象的实际情况,导致培养对象的主体作用无法充分发挥,整个培养过程忽视了对培养对象的人格塑造,过于关注理论知识的传授。对此,本研究探讨了如何充分发挥主体间性理论的积极作用,如今正确认识培养者、培养中介以及培养对象三者间的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不断创新来获取更为理想的培养策略。以期为培养出更多优秀的青年马克思主义者提供参考。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