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和血小板与淋巴细胞比值(PLR)在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预后判断中的价值。方法:收集107例初诊为MM患者治疗前的NLR和PLR及其各项临床指标。根据患者的中位NLR计数及中位PLR计数分组,利用χ2检验比较组间差异,Kaplan-Meier法及Log-rank法检验计算生存率,采用Cox比例风险模型对影响患者预后的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根据中位NLR值及PLR值将其分为高NLR组(>2.54)及低NLR组(≤2.54)、高PLR组(>135)及低PLR组(≤135)。高NLR组及高PLR组的临床分期、血β2微球蛋白、血清肌酐水平与低水平组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NLR组的血清乳酸脱氢酶水平高于低NLR组(P<0.05)。Cox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初诊MM患者外周血NLR>2.54是影响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而PLR>135是MM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并非独立危险因素。结论:NLR及PLR可能成为MM患者预后判断指标,治疗前高外周血NLR及PLR计数的MM患者提示预后不良。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