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不间断抗凝方案在经皮左心耳封堵术(LAAC)围术期抗凝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特点及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连续纳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鼓楼临床医学院心内科收治的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行经皮LAAC的患者共62例, 根据术前是否停用原口服抗凝药将患者分为不间断抗凝组(26例)和间断抗凝组(36例)。分析和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抗凝特点, 包括基础活化凝血时间(ACT), 肝素化后最大ACT值, 平均ACT值;围术期出血事件和栓塞事件以及出血导致血红蛋白下降>20 g/L的发生率, 其中出血事件包括严重出血事件(脑出血、心脏压塞)和其他出血包括消化道和泌尿道出血、穿刺部位血肿、口腔和鼻出血等;栓塞事件包括脑卒中、颅外循环栓塞。结果不间断抗凝组与间断抗凝组患者基础ACT值为[146.50 (131.00, 171.25)s对134.00(121.00, 169.50)s, P=0.380];术中最大的ACT值为[300.00(277.00, 366.25)s对309.00(286.50, 329.75)s, P=0.926];ACT值为[251.63±39.07)s对(241.74±34.37)s, P=0.295];围术期不间断抗凝组与间断抗凝组出血事件总数分别为5例和6例(19.2%对16.7%, P=0.794), 血红蛋白下降>20 g/L的人数分别为8例和7例(30.8%对19.4%, P=0.304),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均无栓塞事件发生。结论不间断抗凝治疗在房颤患者LAAC围术期抗凝治疗中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均不劣于间断抗凝治疗, 可以作为LAAC围术期新的抗凝治疗策略。
-
单位南京医科大学;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