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胃神经鞘瘤(GS)的CT特征,以提高对本病的诊断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5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胃神经鞘瘤26例,所有患者均行CT增强检查。采用卡方检验对患者的性别和肿瘤的位置及强化方式进行分析。采用费歇尔精确检验或独立样本T检验对两组(A组:肿瘤最大径(Dmax)≤5cm;B组:肿瘤最大径(Dmax)>5cm)肿瘤的位置、形态、生长方式、三期CT值、强化程度、强化方式、囊变、钙化、溃疡、淋巴结及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患者的性别(女性占比84.6%,22/26)和肿瘤的位置(胃体大弯侧占比42.3%,11/26)及强化方式(均匀渐进性强化占比80.8%,21/26)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12.462、8.154、9.846,P值均<0.05)。CT平扫:两组肿瘤的部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两组肿瘤的形态、生长方式和瘤周淋巴结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2=9.728、5.852、12.130,P值均<0.05)。CT增强检查:两组肿瘤的平扫CT值、静脉期CT值、动脉期增强幅度(DEAP)和静脉期增强幅度(DEP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0.05),两组肿瘤的动脉期CT值、强化方式、囊变、钙化和溃疡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094,2=10.865、10.870、6.944、4.571,P值均<0.05)。26例GS患者术后病理证实均为良性,其中,7例患者伴瘤周肿大淋巴结,经病理证实为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结论 GS好发于女性,多位于胃体部,增强后多呈均匀渐进性强化。当Dmax>5cm时,混合型生长、分叶、瘤周淋巴结肿大、囊变、钙化、溃疡及不均匀性强化相对于Dmax≤5cm的肿瘤更常见。

  • 单位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邵逸夫医院; 杭州市第七人民医院; 杭州市江干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