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寒温带兴安落叶松林长期受到不同程度的林火干扰,但林火发生时不同林型土壤发生的实际情况、火后土壤有机碳(SOC)和同位素碳13C的变化规律仍不甚清楚,本文主要分析了寒温带典型林分火后SOC及其同位素碳13C变化特征,以期为火烧迹地恢复及土壤碳循环、碳周转过程的研究提供科学参考。【方法】在大兴安岭呼中林业局选取4块火烧迹地建立样地,测定并分析火烧迹地不同区域(中心区、边缘区和未过火林分)SOC含量、土壤δ13C值,并利用不同温度(60℃,120℃,180℃,240℃)热处理未过火林分土壤,分析不同温度下SOC及δ13C值的变化。【结果】结果表明:模拟火干扰下四种林型SOC含量均随着温度升高未发生显著变化。模拟温度不高于180℃时,土壤δ13C值随温度升高逐渐降低,而模拟温度在180℃至240℃之间时土壤δ13C值升高。而实际火干扰下,与未过火区相比,四组林型边缘区SOC含量无显著差异,而中心区SOC含量则显著降低(P <0.05),两组落叶松-偃松混交林边缘区土壤δ13C值显著升高(P <0.05),而其余两组样地边缘区土壤δ13C值则无显著变化,除以偃松为主的落叶松-偃松混交林外,其余三组样地中心区土壤δ13C值均无显著变化。【结论】综上所述,较高的土壤温度可以显著改变土壤中SOC的储存量以及土壤δ13C值(P <0.05),火后SOC含量及其碳同位素13C的变化则是由立地条件等多方因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