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预防和诊治下肢DVT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病例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06-05-01—2011-05-01确诊为DVT的患者161例为病例组,随机选择同期入院的非下肢DVT患者158例为对照组,调查患者的姓名、年龄、性别、凝血时间、白细胞计数(WBC)、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血小板计数(PLT)、纤维蛋白原(FIB)、血糖等实验室检查指标和有无下肢深静脉开放性手术、留置中心静脉置管、下肢深静脉注射有刺激性的药物、血管外伤、既往血栓形成、肿瘤、下肢创伤、妊娠期或产褥期、下肢瘫痪、下肢制动及腰椎、髋关节、骨盆、腿部骨折或脱位、除关节置换的下肢手术、非下肢DVT导致的下肢水肿情况。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患者年龄、RBC、Hb、FIB水平和下肢深静脉注射有刺激性的药物使用率、既往血栓形成率、下肢创伤率、下肢制动率及腰椎、髋关节、骨盆、腿部骨折或脱位发生率,除关节置换的下肢手术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性别、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原活动度(PTA)、活化部分凝血酶时间(APTT)、WBC、PLT、血糖水平和下肢深静脉开放性手术率,留置中心静脉置管、血管外伤、肿瘤、妊娠期与产褥期、下肢瘫痪、非下肢DVT导致的下肢水肿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高龄、下肢深静脉注射有刺激性的药物、RBC升高是下肢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DVT与年龄、下肢深静脉注射有刺激性的药物、RBC升高等有关,针对存在这些危险因素的住院患者,医护人员应该及早采取预防措施。
-
单位贵州省人民医院; 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