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同许多晚清输入的新语词相似,“少年中国”在根源上对应于英语中的“Young China”,语义中包括意指“将事物变得更好”的Reform(改革)及译作“革命”“叛乱”的Revolution,最初是英语世界观察晚清革新变局的框架。一八九八年前后,力主保皇的康有为与一心排满的孙中山曾不约而同地将它作为一种话语策略,宣传自己的政治理想。观察梁启超“少年中国”概念发展的“前史”,或许能让我们理解这一话语不可思议的潜在势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