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基于代谢组学探讨扶正祛瘀通下法(参附桃红承气汤)治疗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的作用机制。方法将30只Wistar大鼠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实验组和空白对照组,每组10只。采用腹腔注射脂多糖法制备脓毒症大鼠模型。实验组大鼠给予参附桃红承气汤灌胃,模型组给予等量生理盐水灌胃。造模成功后12h观察各组大鼠心功能,随后处死大鼠,取心脏组织并于电镜下观察,同时基于液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大鼠肠道代谢产物进行模式识别与分析,鉴定差异代谢物并分析其富集的代谢通路。结果实验组大鼠左心室射血分数较模型组大鼠显著升高[(72.15±8.09)%比(56.36±5.58)%,P<0.05)],但低于空白对照组[(72.15±8.09)%比(82.42±4.12)%,P<0.05];空白对照组大鼠心肌细胞线粒体结构完整无损伤,实验组出现少量线粒体损伤及脊线断裂,而模型组有大量线粒体肿胀、坏死,并且出现脊断裂及空泡化;代谢组学结果方面,在扶正祛瘀通下药物干预前后大鼠肠道代谢谱明显分离,最终筛选出山奈酚、异亮氨酸、柚皮素、芦荟苷、芹菜素、7-脱氢胆固醇、N-甲基酪胺、灵芝酸、5-羟基吲哚乙酸等9种差异代谢物,主要富集于黄酮类合成、氨基酸(异亮氨酸、酪氨酸、色氨酸)代谢、苯丙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等6条代谢通路。结论扶正祛瘀通下法可改善脓毒症大鼠心肌损伤,其机制可能与黄酮类的合成、氨基酸代谢、苯丙酸代谢、类固醇激素生物合成密切相关。
-
单位浙江中医药大学; 杭州市红十字会医院; 第二临床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