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天与儒家核心范畴“仁”的关系,先秦时期儒道各家已有一定关联性的思考。董仲舒讨论天人之际问题,核心聚焦于一个“仁”字。从此出发,他系统性地以天意释仁。提出仁之美者在于天,人之仁是由天之仁而来的,王者也就应该承接天意而爱民利物,长养百姓。仁爱情感的深化,有内化和外化两个面向,内化在为爱的情感寻找人性的根源;外化则在“以仁厚远”的视野下,落实君王的爱民政治和实现仁民爱物的普遍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