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基于2010—2019年我国30个省份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面板数据,运用空间计量模型,分析地区环境规制竞争对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弱经济竞争力地区的绿色全要素生产率明显低于高经济竞争力地区,且上升幅度也明显低于高经济竞争力地区;两地区针对不同的环境规制实施的竞争程度存在差异,其中高经济竞争力地区实施命令型、自主型环境规制竞争的强度大于弱经济竞争力地区,弱经济竞争力地区实施费用型环境规制竞争的强度大于高经济竞争力地区;命令型环境规制竞争属于良性竞争,有利于促进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费用型环境规制竞争是一种恶性竞争,会抑制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总之,低经济竞争力地区实施恶性竞争的强度大于高经济竞争力地区,实施良性竞争的强度却低于高经济竞争力地区,加大了与其他地区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不利于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因此,地方政府应根据环境规制竞争的良性、恶性进行理性竞争,针对各地区经济竞争力的特点,分类实施竞争策略,缩短地区之间绿色全要素生产率的差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