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地价税是西方的"舶来物",不仅是实现"平均地权"的一项土地政策,也是国民政府解决财政问题的具有压倒性优势的方案。财政为事业之母,为了建设"新政",国民政府积极筹备开征地价税,以解决财政短缺问题。地价税在中国土壤的"嫁接"过程中,与传统的地政体制相互激荡、举步艰难,也使利赖于此的财政改革收效甚微。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却又因财政短绌,终结了已具雏形的地价税,改为田赋征实。在财政和地政的复杂纠葛中,地价税折射出了国民政府的性格,也决定了国民政府的命运。
-
单位杭州国际城市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