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右半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比较

作者:柳俊刚; 黄晓量; 张丽华; 邓雨清; 廖丽娴; 梁丁宇; 黄金练; 黄李浩赟; 莫显伟; 唐卫中*
来源: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 27(03): 240-243.
DOI:10.19668/j.cnki.issn1674-0491.2021.03.012

摘要

目的探讨左右半结肠癌患者临床病理特征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2004—2019年收治的2 16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肿瘤部位的不同将患者分为左半结肠癌组(n=1 634,LCC组)与右半结肠癌组(n=529,RCC组),比较两组一般资料、临床表现、分子生物学特征及病理资料的差异。结果两组性别、年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LCC组BMI高于RCC组(P<0.05)。LCC组出现黏液血便、排粪习惯改变、肛门坠胀感的比例高于RCC组,RCC组出现腹痛、腹部肿块的比例高于LCC组(均P<0.05)。LCC组T3~4期、M1期比例低于RCC组,两组TNM分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N分期、肿瘤分化程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特征明确的患者中,RCC组NRAS突变比例更低、微卫星不稳定比例更高、有血管浸润的比例更低(均P<0.05);两组KRAS突变比例、神经侵犯、淋巴管浸润比例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 LCC患者与RCC患者相比,两者存在BMI、临床表现、肿瘤分期及血管浸润方面的差异,且后者微卫星不稳定比例更高、NRAS突变比例更低。

  • 单位
    广西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