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比较改良盆底重建术、传统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濮阳市妇幼保健院2019年5月至2021年10月收治的盆腔脏器脱垂患者86例,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改良组与传统组, 每组43例。传统组采用传统盆底重建术, 改良组采用改良盆底重建术。比较两组尿流动力学、围术期情况、结直肠肛门障碍量表评分(CRADI-8)、盆腔器官脱垂困扰量表(POPDI-6)评分、排尿障碍量表(UDI-6)评分、盆底功能影响量表(PFIQ-7)评分、盆底肌力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术后6个月, 改良组残余尿量少于传统组, 平均尿流率、最大尿流率大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手术时间短于传统组, 出血量少于传统组(P<0.05)。术后6个月, 改良组CRADI-8、POPDI-6、PFIQ-7、UDI-6评分低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盆底肌力优于传统组(P<0.05)。改良组并发症发生率(6.98%, 3/43)与传统组(9.30%, 4/43)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盆底重建术比较, 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 能减轻脏器脱垂和功能障碍, 改善盆底功能和盆底肌力, 加快尿流动力学恢复、减轻排尿障碍, 且手术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