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电针对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需气管插管的呼吸衰竭患者117例,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予基础治疗。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加用电针,取足三里、三阴交、丰隆、内关、神门、天枢、定喘(均为双侧取穴),肺俞、膻中、关元、脾俞、肾俞、中脘(均为单侧取穴)。得气后行平补平泻手法,后予电针治疗。对照组仅予基础治疗。持续治疗5 d,并随访至14 d。观察并记录实验组患者电针前后浅快呼吸指数、CO2分压、血氧指数(PaO2/FiO2)、潮气量变化,并将两组患者5 d内脱机成功率、丙泊酚日使用量、胃肠障碍发生率、营养达标率,14 d内脱机成功率、谵妄发生率、ICU停留时间、死亡率进行比较。结果针灸前后患者浅快呼吸指数、CO2分压、PaO2/FiO2、潮气量均较前改善(P<0.05)。实验组患者较对照组丙泊酚日使用量、胃肠障碍发生率、营养达标率改善、脱机成功率、谵妄发生率、ICU停留时间、死亡率得到改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是一项有前景的治疗,电针后患者即刻临床症状得到改善,中长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