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研究不同穴组的电针预处理对肝门阻断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HIRI)的防治效应。方法:SPF级雄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7组,分别为假手术组、模型组、肝俞组、肝俞+阳陵泉组、肝俞+内关组、肝俞+太冲组、非经非穴组,每组各10只。假手术组仅行剖腹、肝门暴露1h后缝合,不行其他任何手法操作;模型组使用无创动脉夹阻断供应肝中叶和左叶的动脉、静脉和胆管1h,再灌注4h以构建70%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70%HIRI)模型;余下五组电针组大鼠分别于固定后取相应穴位行电针刺激30min,电针完毕后构建70%HIRI模型。各组干预结束后行腹主动脉穿刺取血3~4mL,观察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行HE染色观察肝脏组织损伤情况并行病理损伤评分。结果:模型组肝脏组织病理损伤评分以及血清ALT、AST、TNF-α和IL-6水平均较假手术组显著升高;肝俞组、肝俞+阳陵泉组、肝俞+内关组及肝俞+太冲组病理损伤评分和ALT、AST、TNF-α、IL-6水平均低于模型组及非经非穴组;单纯电针预处理肝俞穴与联合肝俞、阳陵泉穴电针预处理比较,前者转氨酶和TNF-α、IL-6水平均高于后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穴位电针预刺激可减轻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且该效应因穴位配伍不同而具有差异,肝俞和阳陵泉穴配伍在防治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