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集中力量办大事的制度优势在行政层级的高中层更加容易展现,在任务分散、且主要依靠属地化管理的基层治理中制度优势是否以及如何转化为治理效能?制度优势在基层治理中实现效能转化时可能存在一定的制度距离。制度距离指,中央集权体制下制度文本通过规范、认知和理解产生制度效果的差距;主要有两层含义:一是指长链条的行政层级,二是指令从传达到执行的认知衰减。近年来,我国各地政府积极探索基层治理的新模式、新路径,逐步形成了一批富有成效的改革模式;其中影响较大的基层治理改革模式当属吹哨式改革。基层治理吹哨式改革中政社同构所体现的新型一体化机制,在现阶段较为明显地促进了"制度-效能"的有效转化。政社同构是以解决问题为导向的新的整合机制,解决基层治理问题是基点,为减少政府治理中的制度距离,通过政社同构实现了纵横向的合作,在问题目标上更为一致,政府通过在目标和业务上与社会主体的同构,实现了掌控触角的延伸。同时,这一机制中社会主体具有显著的活力和生命力,它通过有效评价机制反向激励着上级政府在基层治理中的行为。政社同构既体现了治理的多样性又避免了治理的碎片化,不过,同构也需要把握度,需要注意保持政府、社会、居民之间的黏合度和弹性。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