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性指标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患者中的临床意义

作者:刁建军; 刘倚含; 李冰; 曾郁; 梁爱斌; 修冰*
来源: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9, 40(03): 309-314.
DOI:10.16118/j.1008-0392.2019.03.009

摘要

目的探讨炎性指标在初发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的临床意义。方法收集同济大学附属同济医院2015—2017年初诊的40例DLBCL患者的临床资料,检测患者治疗前血清炎性指标TNF-α、可溶性白细胞介素2受体(soluble interleukin 2 receptor,sIL-2r)、IL-6及IL-8、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和铁蛋白、血β2微球蛋白(beta2-microglobulin,β2-MG)、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水平,对比不同分组患者上述指标的差别。结果初治未达完全缓解组患者炎性指标CRP和IL-8较完全缓解组显著增高;在合并B组症状患者中,炎性指标sIL-2r、IL-6、TNF-α和CRP均有显著增高,血β2-MG、LDH、铁蛋白也明显高于无B组症状患者;高国际预后指数(international prognostic index,IPI)患者中,炎性指标sIL-2r、IL-6、CRP和肿瘤负荷指标血β2-MG、铁蛋白、LDH均明显增高。炎性指标与肿瘤负荷指标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患者合并B组症状,体内IPI分期越高,肿瘤负荷越高,炎性指标越高,炎症反应越激烈。炎性因子可作为IPI的补充,成为预测患者预后分层和选择治疗方案的潜在指标。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