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初步探讨外周血活性循环肿瘤细胞(CTC)与非小细胞肺癌(NSCLC)患者临床特征的相关性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8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且经影像及病理学检查确诊的NSCLC患者51例(观察组),其中腺癌38例,鳞癌13例;并收集同期该科室住院的21例良性肺疾病患者(良性肺疾病组)及该院健康体检者18名(健康对照组)。应用含重组病毒的CTC体外检测试剂盒检测各组外周血中活性CTC数量,并分析比较活性CTC表达情况与NSCLC患者临床、病理学特征的关系。结果观察组44例CTC阳性,良性肺疾病组4例CTC阳性,健康组未检出;该检测方法的敏感度为86. 3%(44/51),特异度为89. 7%(35/39)。每6 ml外周血中检测出活性CTC的数量在不同的临床分期(Ⅰ~Ⅱ期比Ⅲ~Ⅳ期)及有无远处转移(M_0比M_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0,6)个比3(0,54)个、1(0,2)个比3(1,8)个](Z=-2. 041、-2. 623,P=0. 041、0. 009)。使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得出,外周血活性CTC数量的增加与NSCLC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风险独立相关(比值比=1. 356,95%置信区间1. 015~1. 811,P=0. 040);当外周血CTC数量大于3个/6 ml时,NSCLC患者发生远处转移的风险增加了近5倍(比值比=5. 356,95%置信区间1. 341~21. 400,P=0. 018)。结论外周血活性CTC检测作为一种简便、无创的检测手段,特异度和敏感度均较高,可能提早预测NSCLC患者的远处转移。

  • 单位
    北京大学;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