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究射频消融术联合乐沙定对原发性肝癌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3年8月于十堰市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原发性肝癌患者120例,按照患者及家属的意愿,将所有入选患者分为射频消融组与联合治疗组,各60例。射频消融组患者使用射频消融术治疗,联合治疗组患者使用射频消融术联合乐沙定治疗。对两组患者治疗前3 d及治疗结束1周后肝功能指标谷氨酰转肽酶(glutamyl transpeptidase,GGT)、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进行检测,使用免疫透射比浊法对两组患者治疗前3 d及治疗结束1周后的透明质酸酶(hyaluronidase,HA)、层黏连蛋白(laminin,LN)、Ⅲ型前胶原(procollagen TypeⅢ,PCⅢ)水平进行检测,对两组患者治疗前3 d及治疗结束1周后凝血功能指标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e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g time,APTT)及纤维蛋白原(plasma fibrinogen,FIB)进行检测,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及治疗后生存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GGT、ALT、AST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 <0. 05)。治疗前,联合治疗组LN、PCⅢ水平显著高于射频消融组(P <0. 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HA、LN、PCⅢ水平显著低于射频消融组(P <0. 05)。治疗前,联合治疗组PT水平低于射频消融组(P <0. 05);治疗后,联合治疗组PT、APTT水平显著低于射频消融组,FIB水平显著高于射频消融组(P <0. 05)。联合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射频消融组患者(P <0. 05)。联合治疗组患者1年、3年、5年生存率均高于射频消融组(P <0. 05)。联合治疗组患者毒性反应发生率低于射频消融组(P <0. 05)。结论使用射频消融术联合乐沙定对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治疗,效果显著,且治疗安全性较高,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