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不同类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临床特征及心功能危险因素、预后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根据左室射血分数(LVEF)分为A组(n=25,LVEF<30%)、B组(n=25,LVEF 40%~50%)、C组(n=25,LVEF≥50%)三组,另根据随访1年后是否存活分为生存组(n=51)和死亡组(n=29)。比较不同组别临床相关指标,采用Pearson检验分析患者临床特征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预后之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A组的心率及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1年以上、合并非心血管疾病人数占比、LAD、RAD、Scr、Hcy水平高于B组和C组(P<0.05)。死亡组的心率及患有冠心病、心律失常1年以上、LAD、RAD、Scr水平明显高于生存组(P<0.05)。Pearson相关性检验显示,心率、冠心病、心律失常、合并非心血管疾病、LAD、RAD、Scr、Hcy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之间呈正相关(P<0.05);心率、冠心病、心律失常、LAD、RAD、Scr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之间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率、冠心病、心律失常、合并非心血管疾病、LAD、RAD、Scr、Hcy水平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心率、冠心病、心律失常、LAD、RAD、Scr水平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心率、冠心病、心律失常、LAD、RAD、Scr水平与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预后之间均呈正相关,是影响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可用来预测慢性心力衰竭的发生。
-
单位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