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与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连续收治的稳定性冠心病患者367例,最后完成随访328例,随访时间(15.3 ± 8.1)个月。将患者按照血清白蛋白水平分为正常白蛋白组(血清白蛋白≥ 35 g/L,244例)和低白蛋白组(血清白蛋白< 35 g/L,84例);按照是否发生MACE分为MACE组(53例)和无MACE组(275例)。收集患者一般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糖尿病、高血压)、吸烟史、体质量指数(BMI)、病变支数、药物治疗史;检测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肌酐、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三酰甘油(TG)、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按照修正的肾病饮食(MDRD)公式计算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彩色多普勒超声心动仪检测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分别进行Kaplan-Meier曲线和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预后分析采用Cox回归。结果 低白蛋白组年龄、糖尿病比例、TG和hs-CRP明显高于正常白蛋白组[(66.99 ± 9.40)岁比(61.65 ± 9.36)岁、46.43%(39/84)比34.02%(83/244)、(2.36 ± 0.10)mmol/L比(2.15 ± 0.05)mmol/L和(4.10 ± 0.35)g/L比(3.83 ± 0.39)g/L],白蛋白、血红蛋白、LVEF和eGFR明显低于正常白蛋白组[(30.36 ± 3.09)g/L比(42.95 ± 4.86)g/L、(126.42 ± 18.45)g/L比(142.35 ± 16.53)g/L、(50.71 ± 5.60)%比(56.66 ± 8.01)%和(68.25 ± 12.47)ml/(min·1.73 m2)比(84.42 ± 14.48)ml/(min·1.73 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或<0.05);两组性别构成、高血压比例、吸烟史、药物治疗史、BMI、病变支数、肌酐、TC、LDL-C和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MACE组白蛋白明显低于无MACE组[(34.09 ± 6.87)g/L比(40.81 ± 6.90)g/L],TG明显高于无MACE组[(2.24 ± 0.11)mmol/L比(2.20 ± 0.11)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1);两组性别构成、年龄、基础疾病、吸烟史、药物治疗史、BMI、病变支数、血红蛋白、LVEF、eGFR、肌酐、TC、LDL-C、HDL-C和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Cox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血红蛋白、eGFR和白蛋白是稳定性冠心病患者发生MACE的独立危险因素(RR = 1.020、1.040和0.787,95%CI 1.001~1.040、1.016~1.064和0.733~0.846,P < 0.05或<0.01)。Kaplan-Meier曲线分析结果显示,稳定性冠心病患者血清白蛋白水平越低,MACE发生率越高(log-rankχ2 = 6.244,P = 0.012)。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血清白蛋白最佳临界值为39.8 g/L,其曲线下面积为0.769(95%CI 0.719~0.813),敏感度为90.6%,特异度为60.4%。结论 低血清白蛋白与稳定性冠心病患者MACE密切相关,并可作为预测患者不良预后的指标之一。
-
单位四川省南充市中心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