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肺透明膜病(HMD)新生儿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压力不稳定发生情况及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选取宜春市妇幼保健院新生儿科2021年1月至2022年7月收治的86例HMD并接受NCPAP治疗患儿为研究对象,将NCPAP压力不稳定的HMD患儿纳入不稳定组(n=27),剩余患儿纳入稳定组(n=59)。查阅患儿临床资料,包括胎龄、分娩方式、新生儿阿氏(Apgar)评分等项目,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回归分析筛选压力不稳定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纳入的86例HMD患儿中,行NCPAP过程中压力异常报警次数≥3次者共计27例,占比31.40%。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稳定组的出生体重≤2.5 kg、NCPAP时间≥3 d、患儿躁动、鼻导管脱落、导管扭曲、管内冷凝水过多、鼻黏膜损伤及分泌物堵塞气道占比高于稳定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NCPAP时间≥3 d(β=0.734,OR=2.083,95%CI=1.220~3.558)、患儿躁动(β=0.715,OR=2.044,95%CI=1.331~3.140)、鼻导管脱落(β=0.648,OR=1.912,95%CI=1.047~3.489)、导管扭曲(β=0.718,OR=2.050,95%CI=1.108~3.794)、管路冷凝水过多(β=0.636,OR=1.889,95%CI=1.115~3.200)、鼻黏膜损伤(β=0.765,OR=2.149,95%CI=1.377~3.353)及分泌物堵塞气道(β=0.634,OR=1.902,95%CI=1.198~3.021)是HMD患儿NCPAP过程中压力不稳定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胎龄32周以下的HMD患儿行NCPAP治疗时压力不稳定发生率较高,且NCPAP时间超过3 d、鼻导管脱落、患儿躁动、导管扭曲、管内冷凝水过多、鼻黏膜损伤及分泌物堵塞气道均是HMD患儿NCPAP过程中压力不稳定的危险因素,临床护理中需重点关注胎龄32周以下HMD患儿的NCPAP过程,并针对性排除压力不稳定危险因素。

  • 单位
    江西省宜春市妇幼保健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