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统社会空间分异指数的测算是建立在均质平面欧氏空间内,注重空间的结构与组成,而较少关注空间本身。文章在社会空间分异指数计算过程中将两点之间直线距离转变为空间作用成本,利用多维标度方法(MDS)构建时空图对传统社会空间分异指数进行修正,对比修正后指数与传统指数的差异,并以广州为例探讨反映的社会空间分异特征。得到以下结论:①通达性分异指数(修正后的指数)能反映作为人的社会性分异而非物质形态的分异;由于"空间变量"在空间分异指数不同维度的权重的差异,这种空间修正方法对基于面积周长比的分异指数相对于基于距离函数的分异指数的影响要小得多。②对比修正前后的空间分异指数,由于相对拥堵的市中心的时间距离比城市郊区要大,市中心的实际隔离程度被低估了。而通行距离坐标系统中市中心通达性比城市郊区更高,受道路拥堵影响较弱的人群在市中心的隔离程度相对于市郊区又相对被高估。③通行距离坐标系统中空间分异测算的均匀性维度指标影响较小,而接触性维度指标受的影响非常显著。文章新构建的坐标系统将原来两点之间的直线距离转变为将个体移动路径作为空间作用成本,基于此坐标系统计算的通达性分异指数更能反映"人的空间"。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