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民国时期,一种被称为"红绿眼镜"或"电光幻镜"的电影种类进入中国内地,这就是立体电影。它在上海、北京等城市开展了成规模的放映活动,内陆地区无缘观影的民众也能在一些报刊的新闻版面上得以窥视这一新兴电影技术的新进展。与此同时,在20世纪中前期全球电影知识密切交流的背景下,中国电影界的知识精英们还广泛地进行了国外立体电影动态的翻译、引介等知识生产工作。立体电影在民国时期的早期传播,为20世纪50年代两岸三地先后兴起的立体电影浪潮埋下了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