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说文》既收录了"叚"字也收录了"假"字。许慎认为"叚"字的本义是"借也",而"假"字的本义则是"非真也"。在文献中,"叚""假"二字多见。从整体来看,在表示"假借"之义时,"叚""假"二字的功能基本相同。但具体到出土秦代文献,"叚""假"二字却是有分工的。本文对出土秦代文献中"叚""假"二字的用例作了全面考察,指出《里耶秦简[壹]》8-461号同文字方中所记载的"叚如故,更假人"这条规定是要求在表示"借入"或"取用"之义时改用"假"字,其他意义之{假}则仍用"叚"字表示,其主要目的是为了在记录形式上区分"借入"或"取用"之{假}和"借出"或"给予"之{假}。本文运用这一用字规律,对出土秦代文献中所有涉及"叚""假"的文例进行了重新讨论。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