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 探讨多学科协作的干预模式在小学生近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19年7月—2021年4月,将某两所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共298名分为对照组150名和试验组148名,对照组按照正常的生活、学习习惯,试验组接受多学科团队进行近视防控的干预活动,包括科普线上讲座、眼健康科普体验、“爱眼科普进校园”讲座活动,比较两组学生干预前后视力相关的健康行为得分、裸眼视力、等效球径度数、眼轴长度及近视人数。结果 两组学生视力相关的健康行为得分、裸眼视力、等效球径度数、眼轴长度在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经多学科团队干预后,试验组视力相关的健康行为得分(31.44±1.98)分,高于对照组(26.71±1.2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近视发生率38.51%(57/148)低于对照组49.33%(74/15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试验组学生的裸眼视力、等效球径度数及眼轴长度等眼部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多学科协作的干预模式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近视认知水平,养成良好的视力相关的健康行为,缓解学生近视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