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讨妊娠间隔时间对经产妇产后盆底功能障碍(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的影响,建立经产妇PFD预测模型用于指导临床筛查。方法:分析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我院636例经产妇的临床资料。根据产后是否发生PFD分为PFD组(n=244)和非PFD组(n=392),另选2021年1—9月471例经产妇为验证集。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分析经产妇妊娠间隔时间对产后PFD的预测效能。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经产妇PFD的影响因素,建立风险预测模型,并验证其检验效能。结果:本研究PFD发生率为38.36%(244/636)。妊娠间隔时间预测PFD的最佳界值为23.5个月。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年龄≥35岁(OR=9.262,95%CI:2.103~40.749)、PFD家族史(OR=6.297,95%CI:1.538~25.789)、妊娠间隔时间≤23.5个月(OR=78.971,95%CI:19.283~323.414)、本次妊娠阴道分娩(OR=5.483,95%CI:1.420~21.170)、新生儿体质量≥4 kg(OR=4.357,95%CI:1.243~15.277)是经产妇PFD发生的危险因素。风险预测模型F=-18.718+9.262×年龄(≥35岁=1、<35岁=0)+6.297×PFD家族史(是=1、否=0)+妊娠间隔时间(≤23.5个月=1、>23.5个月=0)+5.483×本次妊娠阴道分娩(是=1、否=0)+4.357×新生儿体质量(≥4kg=1、<4 kg=0)。验证风险模型后发现,ROC曲线的曲线下面积为0.878(95%CI:0.852~0.966),敏感度为0.892,特异度为0.820。结论:经产妇妊娠间隔时间≤23.5个月,应警惕产后PFD的发生,建立的PFD风险预测模型有助于对经产妇进行筛查。

  • 单位
    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