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库区次级河流回水区水华藻类提取物急性肝脏毒性研究

作者:许川; 舒为群; 周世明; 张亮; 付文娟; 邓春光
来源:环境与健康杂志, 2008, 25(11): 976-978.
DOI:10.16241/j.cnki.1001-5914.2008.11.012

摘要

目的对三峡库区某次级河流回水区水华藻类提取物的急性肝脏毒性进行初步研究,以期了解该水域水华毒性及其对人群的健康危害。方法于2008年1月间,采集三峡库区水华蓝藻,制备水华微囊藻毒素粗提液(CBE)。将健康清洁级昆明种小鼠12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生理盐水)、0.25、1.1、4.3、6.5、9.0 g/kg CBE染毒组,每组20只,雌雄各半。采用一次性灌胃法进行染毒,连续观察7 d,并对脏器系数、血清生化指标、肝脏病理改变进行分析。结果小鼠中毒症状主要表现在染毒后24 h内。不同CBE剂量染毒组体重和肝脏系数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空白对照相比,雄性小鼠4.3、6.5、9.0 gag CBE染毒组ALT活力,1.1、4.3、6.5、9.0 g/kg CBE染毒组AST活力和6.5、9.0g/kg CBE染毒组ALP活力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雌性小鼠4.3、6.5、9.0 g/kg CBE染毒组ALT活力,9.0 g/kg CBE染毒组AST和ALP活力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病理学观察显示,6.5和9.0g/kg CBE染毒组肝细胞浊肿明显,局部有充血或点状坏死,肝窦扩张。结论水华微囊藻毒素粗提液具有急性毒性,并可造成肝脏功能与器质性损害。

  • 单位
    第三军医大学; 重庆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