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热成像在针刺干预上热下寒特征人群中的应用价值评价

作者:黄诗雅; 吴宇标; 王天麟; 张梦若; 张晓轩; 黄鹂; 原嘉民; 杨志敏; 毛小妹; 白贵敦
来源:河北中医, 2021, 43(09): 1525-1528.
DOI:10.3969/j.issn.1002-2619.2021.09.027

摘要

目的探讨红外热成像在针刺干预上热下寒特征人群中的应用价值,为针刺治疗上热下寒证提供客观的数据证明。方法选取身体健康但具有上热下寒特征的志愿者49例,进行足三里(右侧)、合谷(右侧)、太冲(左侧)的针刺干预,并通过红外热成像观察干预前后全身正面、背面平均温度及头面部、腹部的局部温度变化情况。结果与干预前比较,针刺干预后人体正面平均温度、头面部温度明显下降(P <0.05),背面平均温度、腹部温度明显上升(P <0.05)。结论借助红外热成像可直观看出针刺对人体上热下寒状态的调节作用,对在临床治疗中运用针刺补泻调和人体寒热平衡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