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探索不同运动习惯对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影响。[方法]使用自行设计的背景调查问卷和《中医体质量表》,对北京市2所大学的在校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获得有效数据235例;数据分析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回归模型,设定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运动组平和质得分高于不运动组,偏颇体质得分低于不运动组,但无统计学显著差异。女性大学生运动组与不运动组的血瘀质得分(P<0.05)有统计学意义。2)对女性大学生运动习惯与体质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平和质得分受到平均每日运动时间(P<0.05)、坚持年限(β=3.158,P=0.047)的影响;气虚质得分受到平均每日运动时间(P<0.05)影响;血瘀质得分受到平均每日运动时间(P<0.05)、运动项目(P<0.05)、坚持年限(P<0.05)的影响;气郁质得分受到平均每日运动时间(P<0.05)和运动年限(P<0.05)的影响。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平均每日运动时间显著影响平和质得分(P<0.05)、气虚质得分(P<0.05);运动项目显著影响血瘀质得分(P<0.05);运动年限显著影响气郁质得分(P<0.05)。[结论]运动对女性大学生中医体质的影响高于男性。平均每日运动时间可以改善女性大学生平和质、气虚质、血瘀质、气郁质得分,不同运动项目可以改善血瘀质得分,坚持运动年限越长对平和质、血瘀质、气郁质的促进作用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