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文通过详细考证"尺肤"在《黄帝内经》(以下简称《内经》)中的意义,参考日本汉方医家的腹诊著作,提出"尺肤"乃是鸠尾至脐部皮肤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明确腹部皮肤分区对应的脏腑及汤证,介绍腹诊的基本方法,利用腹部皮肤"寒热、缓急、小大、滑涩、坚脆"的差异结合中医基础理论为临证提供更多参考。选取大建中汤证及柴胡加龙骨牡蛎汤等5个经方腹诊代表汤证结合临床分别论述,力图使腹诊之学于理论上有源头活水,于临证上亦能有所裨益。
-
单位辽宁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辽宁中医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