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韧带联合骶韧带悬吊预防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

作者:李娟; 修晨; 牛翠丽; 陈晓琳; 王卓; 张志革
来源:蚌埠医学院学报, 2023, 48(03): 349-353.
DOI:10.13898/j.cnki.issn.1000-2200.2023.03.016

摘要

目的:探讨圆韧带联合骶韧带悬吊预防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效果及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100例因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需行全子宫切除术的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行常规腹腔镜全子宫切除术,观察组病人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圆韧带联合骶韧带悬吊。比较2组病人手术情况(手术时间及出血量)、盆底功能障碍相关情况[盆腔器官脱垂定量系统(POP-Q)评分、盆底疾病生活影响问卷简易版7(PFIQ-7)评分及盆底器官脱垂/盆底器官脱垂/尿失禁对性功能影响的调查问卷(PISQ-12)评分]。分析子宫切除术后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和保护因素。结果:2组病人手术出血量及手术并发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长于对照组(P<0.05)。2组术后6个月POPQ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12个月Bb点(阴道前壁脱出距处女膜最远点)、C点(前穹隆或阴道残端距处女膜点)和Bp点(阴道后壁脱出距处女膜最远点)POP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2组术前PFIQ-7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6个月、12个月PFIQ-7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2组治疗前后PISQ-12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6例(12%)发生盆底功能障碍,对照组15例(30%)发生盆底功能障碍,观察组盆底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对照组(χ2=4.88,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在发生盆底功能障碍病人中,年龄>50岁、产次>2次、未行圆韧带悬吊术及未行早期盆底锻炼的病人占比高于未发生盆底功能障碍者(P<0.05~P<0.01)。多因素分析显示,年龄、产次及未行早期盆底锻炼均为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P<0.05),行圆韧带悬吊术为保护因素(P<0.01)。结论:圆韧带联合骶韧带悬吊可减少子宫切除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年龄>50岁、产次>2次及未行早期盆底锻炼为术后盆底功能障碍的危险因素。

  • 单位
    河北省邢台市第三医院

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