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不同刺激量电针腧穴对糖尿病胃轻瘫(DGP)大鼠Ras同源物基因组成员A(RhoA)/Ras同源物相关卷曲螺旋蛋白激酶(ROCK)信号表达的影响,探讨刺激量是否为腧穴配伍效应的影响因素。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小刺激量组、中刺激量组、大刺激量组,每组12只。采用单次腹腔注射2%链脲佐菌素配合高脂高糖饮食喂养8周建立DGP大鼠模型。分别采用0.12mA、0.24mA、0.36mA对小刺激量组、中刺激量组、大刺激量组电针"足三里""梁门""三阴交",每次20min,每日1次,连续15d。治疗后,酚红染色观察大鼠胃排空率及小肠推进率;免疫组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胃窦平滑肌组织RhoA、ROCK、肌球蛋白磷酸酶靶亚单位1(MYPT 1)、磷酸化MYPT 1(p-MYPT 1)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血糖明显升高(P<0.05);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和胃窦平滑肌组织RhoA、ROCK、MYPT 1、p-MYPT 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与模型组比较,小、中、大刺激量组的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和胃窦平滑肌组织RhoA、ROCK、MYPT 1、p-MYPT 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升高(P<0.05)。与大刺激量组比较,小刺激量组胃窦平滑肌组织RhoA、ROCK、MYPT 1、p-MYPT 1蛋白表达水平明显降低(P<0.05)。结论:电针治疗能通过上调RhoA/ROCK信号的表达有效促进胃平滑肌收缩,改善糖尿病胃轻瘫的症状,且大刺激量电针上调RhoA/ROCK信号的效果优于小刺激量,因此不同的刺激量可能是影响腧穴配伍效应的因素之一。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