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礼记·学记》云:"古之王者,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学校的设置是立国为政的必要选项,自东晋孝武帝后,学校开始立孔子之庙,"自唐以来,州县莫不有学,则凡学莫不有先圣之庙矣",唐太宗年间,将孔子庙的制度普遍推广至郡、县、乡、里。安史乱后,随着政治的堕败、社会的动荡,致使学校倾圮,文庙独存,文庙肩负了教育与教化的责任,尤其是地方文庙撑持了有唐后期的文化版图,这种文化模式一定程度上也推进文化共相的建构、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
单位中国社会科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