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本研究对宁夏荒漠区5个典型的柠条(Caragana korshinskii)群落根际土壤样品进行了16S rRNA和宏基因组高通量测序,分析了干旱荒漠生境下柠条根际细菌群落结构、氮循环基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结果表明,柠条根际细菌分布于39个门,以放线菌门(22.69%~33.86%)和变形菌门(21.24%~31.79%)为主要优势菌门,其次是绿弯菌门(10.25%~16.39%)、酸杆菌门(11.09%~14.90%)、拟杆菌门(3.50%~6.67%)和芽单胞菌门(1.70%~6.43%)等;共有418个核心细菌属,各样品中都有不同数量的特有属,多样性极其丰富。宏基因组数据表明,柠条根际土壤中真细菌reads数占94.37%,其次为古细菌(5.35%)和真核生物(0.15%);最丰富的功能类别是氨基酸转运与代谢,其次是能量生产与转化,复制、重组和修复。与碳水化合物、氨基酸和能量代谢相关的功能基因最丰富,表明这些基因与各个生物类群的生长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根际细菌参与氮代谢的相关路径主要包括异化性硝酸盐还原、同化性硝酸盐还原、反硝化、硝化以及固氮过程,其中异化性硝酸盐还原和同化性硝酸盐还原途径是氮循环的主要途径。相关性分析表明,土壤pH值、速效氮和全钾含量是影响柠条根际微生物组成的主要限制因子,有机质、总氮和有效磷含量显著影响氮循环功能基因丰度。
-
单位宁夏大学; 生命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