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1943年,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各根据地以“组织起来”为口号,大力发展合作制经济,使合作制成为根据地的主要经济形式。陕甘宁边区政府也力图通过合作制,开展生产,发展经济,解决边区面临的财政经济问题。从合作制经济视阈对陕甘宁边区盐业的生产和运输进行研究,可了解边区盐业是怎样被“组织起来”的,以及合作组织在盐业发展过程中的实践效果。合作组织和盐业发展二者之间调适和融合的动态过程,亦是边区盐业经济从“个体”走向“集体”的过程。一方面,盐业的生产运输由“个体化”转变为“集体化”,实现了生产革命,解决了边区经济困境;另一方面,边区民众由“个体人”转变为“集体人”,改变了劳动观念,有利于构建出边区民众的集体意识。
- 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