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STLIF中椎间融合器的放置位置分析

作者:隆振学; 黎庆初; 闫慧博; 韦文; 唐毓金; 杨昌盛*
来源: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9, 41(03): 298-308.

摘要

目的 分析微创经椎间孔腰椎椎间融合术(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transforaminal lumbar interbody fusion,MISTLIF)中椎间融合器的放置位置。方法 回顾性分析79例随访资料完整的MISTLIF患者,测量椎间融合的矢状面位置α、冠状面位置β、手术节段椎间隙前沿和后沿高度、左右侧椎间孔高度、手术节段椎间隙矢状面Cobb角、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记录椎间植骨融合和终板下沉情况。结果 患者平均年龄54.3岁,L3/4节段患者17例,L4/5节段患者45例,L5/S1节段患者17例,平均随访时间11.8个月。融合器矢状面位置(α)为(47.8±9.3)%,冠状面位置(β)为(-1.5±6.1)%,患者术后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显著增加(P<0.05)。椎间隙后沿高度、椎间孔高度与α显著相关,LL与α不相关。椎间植骨融合率78.5%,终板下沉(≥2 mm)发生率50.6%,上位椎体下终板下沉(3.6±1.1) mm,下位椎体上终板下沉(4.4±1.6) mm。椎间植骨融合和终板下沉与α不相关。结论 融合器矢状面放置位置与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相关,融合器在矢状面的位置越靠后,越有利于恢复椎间隙和椎间孔高度;融合器放置位置对腰椎生理曲度、椎间植骨融合和终板下沉无显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