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观察双房双极及单房单极射频消融术在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并分析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影响因素。方法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48例,根据消融方式不同分为A组、B组。A组给予双房双极射频消融治疗,B组给予单房单极射频消融治疗。术后半年行心脏超声及12导联心电图(必要时动态心电图)检查,记录两组术后半年左房前后径、射血分数,统计两组术后半年房颤复发(房颤或房扑持续时间>30 s)及窦性转复律例数。比较两组围术期指标(术中房颤消融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电除颤次数、术后呼吸机支持时间、住院时间)。根据术后房颤复发与否分为复发组与未复发组,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射频消融术后房颤复发的影响因素。结果 A组房颤复发3例;B组房颤复发18例,其中6例出现房扑。与B组相比,A组窦性转复率高(χ2=3.87,P<0.05)。与B组相比,A组射频消融时间长(P<0.05)。两组主动脉阻断时间、体外循环时间、术中电除颤次数、呼吸机支持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P均>0.05。两组术后左房前后径较术前均缩小(P均<0.01)。复发组与未复发组术前左房前后径、房颤病程比较,P均<0.05;术前左房前后径、房颤病程是房颤射频消融术后复发的危险因素(P均<0.05),双房双极射频消融术为保护因素(P<0.05)。结论与单房单极射频消融术比较,双房双极射频术虽然消融时间稍长,但能使心脏瓣膜病并发心房颤动患者更有效维持窦性心律,防止房扑发生。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的危险因素有术前左房前后径、房颤病程,保护因素为双房双极射频消融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