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别应用基于年龄和性别的中国儿童青少年血压参考标准(NBPR)和基于年龄、性别和身高百分位数的儿童青少年血压参考标准(BPCH),评估上海市儿童青少年人群的高血压患病率。方法样本人群来自上海市学生体质健康监测中心2010年的常规数据,包含7~17岁男女生各3 300名。NBPR是我国儿童青少年基于性别和年龄的血压参考标准(2010),BPCH是应用GAMLSS技术参考中国家庭营养健康调查1991至2009年的数据构建的基于性别、年龄和身高百分位数的儿童血压参考标准。收缩压(SBP)或舒张压(DBP)≥其性别、年龄和身高相应的P95界值定义为高血压。对两种标准下结果不一致的研究对象进行特征分析,计算身高的Z值并进行比较。结果应用NBPR,男生、女生的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11.3%、10.0%,患病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应用BPCH,男生、女生高血压患病率分别为6.9%、6.0%,发病率在各年龄段大致稳定。187名(5.6%)男生和190名(5.7%)女生应用NBPR和BPCH均被诊断为高血压,42名男生(1.3%)、8名女生(0.2%)仅被BPCH诊断为高血压,其平均身高[男:(138.1±2.1)cm,女:(139.4±9.8)cm]分别低于总体样本的平均身高[男:17 cm(Z=-0.78,P<0.000 1);女:11 cm(Z=-1.29,P=0.015 9)]。188名男生(5.7%)、141名女生(4.3%)仅被NBPR诊断为高血压,平均身高[男生:(169.0±17.6)cm,女生:(160.6±6.5)cm]分别高于总体样本的平均身高[男生:13.9 cm(Z=0.31,P<0.000 1);女生:10.2 cm(Z=0.39,P<0.000 1)]。结论通过对NBPR和BPCH的比较结果显示,血压标准考虑身高与否直接影响着男生4.42%和女生4.03%血压的判定,建议我国须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同时考虑性别、年龄和身高的血压参考值。